
記者(右)采訪沈陽市沈北新區委常委、政法委書記劉永成
近年來,沈北新區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以矛盾糾紛排查化解為抓手,理清工作思路、健全聯動機制、抓實具體舉措,堅持矛盾糾紛預防在前、調解優先、運用法治、就地解決,有力維護全區社會穩定,服務保障高質量發展。
遼寧法治報:及時化解基層矛盾糾紛,對于維護社會和諧穩定具有重大意義,沈北新區是如何整體推進矛盾糾紛排查化解工作的?
劉永成:沈北新區在工作中采取“日排查、周調度、月研判”工作模式,由綜治中心每日統計各社區矛盾糾紛排查化解情況,由各街道每周組織召開調度會議推進矛盾糾紛化解,由區委政法委每月組織召開分析研判會議解決重點難點問題,通過逐級調度抓實矛盾糾紛排查化解工作。同時,全區加強“零事故、零案件、零糾紛”社區(村)建設,下沉公安、信訪、應急、法院等職能部門人員457名,組建平安志愿者服務隊396支3500人,與社區干部、網格員、物業管理員協同作戰,開展矛盾糾紛排查,做到早發現、早介入、早化解,建立動態跟蹤臺賬,每月調處糾紛500余件,有效推動治理關口前移,嚴防矛盾升級。
遼寧法治報:基層矛盾糾紛涉及方方面面,沈北新區是如何協調相關職能部門做好矛盾糾紛化解工作的?
劉永成:沈北新區充分發揮區綜治中心在矛盾糾紛排查化解工作中的統籌作用,積極完善基層綜合治理體系,推動各街道和相關職能部門對“五情”(警情、訪情、訟情、民情、輿情)問題分析研判、信息共享、聯動處置,建立了由區綜治中心轉遞至屬事單位、公安派出所轉遞至街道社區兩個轉遞流程,加強矛盾糾紛化解、跟蹤、反饋、督辦,實現矛盾糾紛“日清零、周清倉、月清底”。同時,針對“五情”問題全區統一建立轉遞矛盾糾紛臺賬,對重點矛盾糾紛按照“紅、橙、黃”三個風險等級進行標注,實施分類管理,確保風險管控到位。
遼寧法治報:沈北新區在踐行新時代“楓橋經驗”過程中,有哪些典型的經驗做法和亮點工作?
劉永成:沈北新區在矛盾糾紛排查化解工作中,打造了“一核兩翼四驅動工作法”,“一核”即黨建引領,“兩翼”即協商議事與發動群眾同頻共振,“四輪驅動”即“零糾紛”工作室、法庭進駐社區、律師進駐社區及婚姻家庭調解同向發力,加強“村(居)民評理說事點”、法院訴前調解中心、“老吳”調解室等各類陣地建設,全力推動實現矛盾糾紛發現在初始、解決在萌芽、化解在基層,全面提升基層社會治理能力和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