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全省法院深入開展打擊危害市場經濟秩序犯罪專項活動和規范涉企執法司法專項行動,以高質量司法服務保障高質量發展。近日,省高級人民法院發布了6個危害市場經濟秩序犯罪典型案例。典型案例分為打擊篇與保護篇,體現了打擊犯罪與保護產權并重的司法理念。
打擊篇側重依法嚴懲破壞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秩序犯罪,維護市場公平競爭環境。
●在某遠公司、某岱消防藥劑廠、封某某等生產、銷售偽劣產品案中,人民法院對被告人判處有期徒刑并處罰金,對被告單位判處罰金人民幣90萬元,有力震懾犯罪分子,彰顯了人民法院維護市場秩序的堅定決心。
●李某等串通投標、對非國家工作人員行賄、非國家工作人員受賄案中,人民法院堅持全鏈條打擊、全環節懲治,涉案工程承包方人員、招標代理公司負責人以及評審專家均被依法判處相應刑罰,為招投標各環節從業主體敲響警鐘,警示建設工程領域的企業及相關從業人員,必須依法誠信經營,嚴守法律底線。
●在李某豪等人及汕頭市某塑膠有限公司假冒注冊商標、銷售假冒注冊商標的商品案中,人民法院對從生產到銷售各個環節的犯罪行為依法展開全方位、無死角的嚴厲打擊,精準斬斷犯罪產業鏈條,是對民生底線的堅定守護,更是對創新成果的有力捍衛。
保護篇側重打擊企業內部腐敗犯罪與企業外部侵權犯罪,保護民營企業合法權益。
●在張某某背信損害上市公司利益案中,人民法院對資本市場違法犯罪“零容忍”,對被告人柳某甲、柳某乙、張某某分別判處有期徒刑三年至一年六個月并處罰金。推動上市公司完善治理結構,有力維護了資本市場秩序。
●在盧某某非法制造、銷售非法制造的注冊商標標識案中,人民法院對被告人盧某某判處有期徒刑三年八個月,并處罰金人民幣3萬元,這一判決有力震懾、警示不法分子,為合法經營企業和消費者注入法治信心。
●趙某侵犯著作權案是“技術規避型”侵犯著作權的新類型犯罪案件,人民法院根據趙某犯罪事實及認罪認罰等情節,判處其有期徒刑三年,緩刑三年六個月,并處罰金10萬元。
人民法院對此類犯罪的嚴厲打擊,對于保護企業核心智力成果、阻斷規模化侵權源頭、激發企業創新創造活力、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具有積極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