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宇飆,現任葫蘆島市人民檢察院第二檢察部副主任、二級檢察官。2012年參加工作,入職葫蘆島市南票區人民檢察院。在基層工作多年后,梅宇飆被調至葫蘆島市人民檢察院,先后在多個崗位任職,曾獲省人民滿意政法干警、省第六屆十佳公訴人職業技能大賽“遼寧省十佳公訴人提名獎”等榮譽。
什么是“匠心”?在梅宇飆的理解中,所謂“匠心”,便是在辦理案件時用心投入、用心辦案、公平公正,還有就是要學會換位思考,要有為民情懷。
因此,在辦理每一件案件時,梅宇飆總是多想一步,精思細酌,把目光延伸到案件背后對涉案人、對社會的影響,在維護法律公平正義的同時,讓司法更有溫度。
“匠心”見細節
2013年年底,梅宇飆被任命為南票區檢察院助理檢察員,被分配到公訴科工作,成為一名國家公訴人員。作為公訴“新兵”,他認真地對待每一起案件。一起看似普通的案件,讓梅宇飆“匠心”初露。
這是一起發生在南票區的交通肇事案件。嫌疑人雖早已確定,但是公安機關經過兩個多月的調查,仍不能查清被害人。梅宇飆作為該案的承辦人,從細微處著手,一遍遍翻閱案卷材料,一點一滴捕捉細節,細致地分析每一個可能的線索。
梅宇飆在被害人的隨身物品中發現了一張名為李某的住院單據。梅宇飆立即圍繞該住院單展開調查,經多次比對人口信息,反復查找線索,最終成功聯系到了李某的父親。然而,李某的父親似乎有很大的抵觸情緒,不愿意透露相關信息。梅宇飆多次撥打電話耐心解釋,終于使其放下防備,聯系上了遠在阜新的被害人兒女。
經過梅宇飆的不懈努力,被害人的身份終被確定,而案件也自然峰回路轉,久久未決的案件,很快便有了定論,終使逝者得以安息,生者得以慰藉。
“匠心”護春苗
“梅檢察官,我家孩子考上沈陽的學校了,感謝你給了他新生的機會。”梅宇飆聽到“喜報”后頗感欣慰。
未滿18周歲的小剛(化名)多次盜竊衛生所財物。該案移送審查起訴,時任南票區檢察院未檢檢察官的梅宇飆在審查案件時發現,小剛系某職專在校學生,家境困難,母親身患殘疾獨自供孩子上學,小剛因迷戀網絡誤入歧途。“拉一把這孩子還有希望!”梅宇飆征詢了小剛的母親、被盜單位、公安機關、學校的意見,在各方均表示無異議后,決定對小剛作出附條件不起訴,考驗期一年,并要求其定期作思想匯報。
梅宇飆積極聯合偵查機關、學校、社區、監護人等對小剛進行聯動幫教,一年后,基于小剛的良好表現,最終對其作出不起訴的決定,并將其犯罪記錄封存。梅宇飆的“拉一把”“扶一扶”讓小剛重回人生正軌。
“匠心”贏民心
在辦理一起拒不支付勞動報酬案件時,梅宇飆“多走一步”,打開了一個“連環結”,取得了良好的法律效果和社會效果。
宋某是一個服裝廠的老板,因經營不善拖欠工人工資,鋌而走險轉移工廠設備、逃匿外地,最后身陷囹圄。這起案件并不復雜,本可以迅速提起公訴,但梅宇飆考慮到,一旦判決,29名縫紉女工被拖欠的工資很可能也隨之石沉大海。
梅宇飆從宋某裁剪技術的工作經歷入手,溝通轄區某服裝廠聘請宋某,宋某按月、按比例向女工們支付拖欠工資。之后,他又積極努力做通了女工們的思想工作,并主持女工、宋某、用工單位三方簽訂了還款計劃,協調勞動監管部門對此進行監督。檢察院也支持對宋某變更強制措施為取保候審。
歷時一年半,宋某如約償還了女工們的勞動報酬并取得諒解,法院對其判處了緩刑,該案畫上了一個完美的句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