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雪,現任葫蘆島市楊家杖子經濟開發區楊家杖子街道人民調解委員會副主任、市司法局楊家杖子街道司法所所長,2018年開始承擔人民調解工作。2023年獲“遼寧省人民調解工作先進個人”榮譽。

16年的基層工作經歷鍛煉了劉雪服務基層群眾的能力和為群眾解困難、辦實事的“心氣”。群眾都說劉雪工作起來有一腔熱情,調解矛盾“有一套”。
抓癥結 矛盾消除在萌芽
在人民調解工作中,劉雪對本地區矛盾糾紛形勢有著清醒的認識。她認為,楊家杖子經濟開發區矛盾糾紛多發緣于多個“歷史遺留”原因。
楊家杖子經濟開發區地處遼西偏遠地區,矛盾糾紛多發,因此做好人民調解工作顯得尤為重要。劉某出獄后父母已經去世,妻子帶孩子出走,本人又沒有工作,情緒不穩。劉雪知道后,幫助協調解決燃眉之急、找尋親屬。李某因犯交通肇事罪獲刑,出獄后妻子與其離婚,為讓李某安心生活,劉雪幫助他聯系企業尋找生計。一位剛成年的男孩觸犯刑法,判二緩三,劉雪費盡心思為其尋找工作。
樁樁件件,劉雪將矛盾“易發點”消除在萌芽狀態。
抓方法 講法講理講人情
“想要做好人民調解工作,必須用專業知識說話才能以理服人、以法服人。”在多年的基層人民調解工作中,劉雪也感受到,許多糾紛都是由“雞毛蒜皮”的小事引發,她總結出了“四宜四不宜”調解“土方子”,即:宜少不宜多,多聽少說;宜緩不宜急,冷處理避鋒芒;宜暗不宜明,單獨談心、個別勸解;宜粗不宜細,大事不糊涂小事不較真。
居民張某家中漏水,導致樓下谷某房屋多處被淹,此情況多次發生,但張某態度蠻橫,不予賠償和道歉。谷某表示,若司法所不能調解,他將采取暴力手段,自己了斷糾紛。為避免矛盾糾紛激化升級為“民轉刑、刑轉命”的惡性案件,司法所、街道、社區的工作人員會同派出所民警一同前往雙方家中進行現場調解。但張某依然態度蠻橫,并聲稱“愛哪告哪告去”,雙方劍拔弩張,刑事案件一觸即發。劉雪得知后,利用她的“四宜四不宜”工作法,很快找到問題的癥結和解決方法,提出合理調解建議,鄰里糾紛被成功化解,雙方握手言和,張某當面向谷某道了歉,并賠償了谷家經濟損失,取得了谷某的諒解。
抓聯合 布局調解大力量
自擔任楊家杖子街道人民調解委員會副主任、楊家杖子街道司法所所長以來,劉雪持續加大對村(社區)人民調解工作的指導力度,著力提高基層人民調解力量能力水平。她組織開展集中培訓,系統地向最基層的人民調解員講授調解中常用的法律、法規及調解技巧等專業知識;她組織實地培訓,常態化深入村(社區)實地指導人民調解工作。
“調解是做當事人思想工作的過程,也是整合資源的過程。”在實際工作中,劉雪不僅自身具有過硬的法律、政策理論知識和豐富的調解經驗,更懂得因事施策、協調處置,積極穩妥地化解矛盾糾紛。她積極爭取當地黨委政府領導的支持,自覺主動配合所在街道開展矛盾糾紛排查工作,主動參與重大疑難案件調處工作;在“大調解”機制下,加強與派出所等部門的銜接。堅持每月定期、不定期與派出所交流排查的矛盾糾紛信息,充分利用基層政法資源,做好矛盾糾紛排查工作;遇到重大矛盾糾紛,積極協調各相關行業主管部門,尋求迅速妥善化解矛盾的途徑,積極爭取相關行業主管部門配合,力爭穩妥解決矛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