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沈陽市沈北新區清水臺街道后屯村的田間地頭洋溢著豐收的喜悅。剛剛完成收割的玉米田里,齊整的茬口訴說著耕耘的碩果。沈北新區人民檢察院的公益訴訟檢察干警駐足田邊,望著這片重煥生機的土地,眼中滿是欣慰——誰能想到,半年前這里還是一塊“傷疤地”。

整改前,涵洞未對齊水渠,水流沖毀農田無法耕種。

整改后,涵洞筆直順暢銜接水渠,農田恢復種植。
巡查發現農田異常
時間回溯到2025年4月,春耕備耕的關鍵時期,沈北新區檢察院公益訴訟檢察干警開展高標準農田常態化巡查。行至后屯村時,承辦檢察官李雪松敏銳發現遠處農田中異常的凹陷,走近查看發現,平整的農田里赫然出現一個直徑近三米的大坑,旁邊還分布著一個一米見方的小坑。這些坑洞不僅給田間作業的村民帶來安全隱患,更直接破壞了耕地的完整性,影響春耕生產。
檢察干警隨即展開細致勘察,終于發現問題根源——一處農田涵洞。正常而言,這個涵洞能夠連接公路兩側農田的排水渠,在沒有堵塞的情況下,完全可以保障排水渠正常排水,為何反而出現流經涵洞的水沖毀農田的情況呢?
勘驗現場固定證據
經核實,該涵洞本應筆直連通公路兩側排水渠,卻因出水側與下游渠體銜接存在角度偏差,導致排水受阻。水流被迫沖擊農田后才能匯入下游,長期沖刷形成了坑洞,若不及時整改,夏季汛期來臨后極可能造成更大面積農田損毀。
高標準農田是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的基石,涵洞“跑偏”看似小事,實則關乎耕地保護和農業生產大局。沈北新區檢察院公益訴訟部門迅速行動,全面勘驗現場、固定證據,第一時間向相關行政機關制發檢察建議,督促其履行監管職責,對涵洞實施標準化改造,提升排灌效能。
“檢察建議不是找茬,而是攜手行政機關共同守護老百姓的‘飯碗’?!崩钛┧杀硎荆瓢l檢察建議的目的就是要與行政機關形成保護農田的合力,督促其依法履職,盡快消除隱患,絕不能耽誤農業生產。
推進整改消除隱患
在檢政雙方的協同發力下,整改工作高效推進。不到兩個月時間,原來“走歪路”的涵洞被拆除重建,新涵洞筆直通暢,徹底解決了排水難題。修復后的農田及時種上了秧苗,在陽光雨露的滋養下茁壯成長。
然而農田修復成功與否、“歪脖子”涵洞整改效果是否長期良好,最終還得交由時間檢驗。為檢驗整改成效,2025年10月27日,沈北新區人民檢察院組織開展公益訴訟“回頭看”。曾經的坑洞已變成玉米田,收割后的農田平整開闊,標志著這場農田保衛戰取得圓滿成功。
記者手記
“小案不小辦,民生無小事?!边@起看似普通的涵洞整改案,生動詮釋了新時代檢察公益訴訟的民生溫度與法治擔當。檢察機關從群眾急難愁盼問題入手,用精準監督、協同共治的實際行動,守護了耕地資源,保障了糧食生產。在廣袤的田野上,“檢察藍”與“豐收黃”交相輝映,為端穩端牢“中國飯碗”注入了堅實的法治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