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11月4日,大連市召開全市政法護航金融業發展與安全工作會議,發布《大連市政法護航金融業發展與安全十四條舉措》(以下簡稱《十四條舉措》),加強政法機關與在大連金融單位工作對接,推動金融環境持續優化。大連市委常委、副市長李丹主持會議并講話。市委常委、政法委書記李正古出席會議并講話。副市長、市公安局局長郁林濤,市中級人民法院院長朱海濤,市人民檢察院檢察長趙冰出席會議并發言。
會議要求,大連全市政法機關要壓實責任,圍繞《十四條舉措》精準發力,聚焦重點領域構建金融法治屏障,協同共治提升護航質效。要嚴守公平正義底線,提升應對復雜金融案件和糾紛的水平。要強化與金融監管部門、金融機構協同聯動,促進金融風險源頭防控處置。要強化紀法聯動,加強與紀檢監察機關配合,一體化推進金融風險化解和金融腐敗懲治工作。
會議強調,要凝聚政法機關護航金融安全合力,主動擔當、靠前服務,為金融安全提供強有力的法治保障。要落實金融機構主體責任,結合改革化險任務,積極配合政法機關和監管部門,主動參與金融糾紛多元化解,助力完善“行業調解+司法確認”工作模式,筑牢金融安全網。
舉措解讀
《十四條舉措》從打擊犯罪、清收挽損、強化服務三方面著手,構建全鏈條法治保障體系,為金融業高質量發展提供支撐。
針對金融風險,舉措強調“打防結合”——一方面,明確打擊惡意逃廢債、非法代理退保等“黑灰產”,并利用多部門數據共享建立新型監測預警系統,提升對非法集資、洗錢等犯罪的精準打擊能力。另一方面,為避免執法擾民,規定外地公安來大連查封、凍結金融機構資產須經市公安局提級審核,防范趨利執法。
為解決案件執行難、挽損效率低問題,措施更具針對性——訴訟前端設立保全窗口,壓縮辦理時間;執行環節對小額債務推行“預查廢”制度,并建立債權執行共享清單,由檢察機關靶向治理消極執行。
在司法服務方面,舉措注重風險防范——推進金融糾紛調處中心建設,整合多方力量高效化解糾紛;開通法律服務熱線,組織專業團隊為企業提供咨詢。同時,通過發布司法大數據、類案指引提升透明度,并聯合多部門開展精準宣傳,提高公眾防范非法吸存、養老詐騙等風險的意識和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