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身房燈火通明、新會員排長隊,公司賬戶余額卻空空如也。面對欠賬公司的“金蟬脫殼”伎倆,沈陽市大東區人民法院執行干警完成了一場“反制”,從抽絲剝繭到突擊搜查,從釋法明理到案款到賬,24000元一分不少回到勞動者手中。
這不僅是一次漂亮的執行攻堅,更是一次對“法律白條”的響亮回擊。
今年3月30日是某健身房承諾結清欠薪的最后期限。然而,期限到了,工資卻沒到,員工無奈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大東區法院第一時間向被告某健身房送達了執行通知書、報告財產令等法律文書,但網絡查控系統查詢結果令人愕然:某健身房名下銀行賬戶余額幾乎為零,車輛、房產更是無從談起。
難道一家正常營業的健身房真的“零余額”?執行法官陳爽、法官助理趙洪玉沒有輕信表象,對某健身房的經營狀況、財務流水等情況進行深入調查,終于發現異常:調解書生效后,某健身房依舊人聲鼎沸,新會員充值不斷,而對公賬戶卻再沒進過一分錢——這分明是精心設計的財產轉移迷局。
為進一步查明真相,趙洪玉與執行團隊對某健身房的辦公場所進行突擊檢查,并對負責人及相關財務人員進行詢問。面對鏡頭和執法記錄儀,某健身房負責人一開始堅稱公司經營困難,確實沒有能力償還債務,當被問及每日絡繹不絕的會員收入去向時,他卻閃爍其詞,顧左右而言他。
辦案人員拿出調查收集的證據,逐一與某健身房負責人進行對質,眼看無法蒙混過關,該負責人竟多次撥打110報警,聲稱執行人員“限制人身自由”;又佯裝身體不適,呼叫120急救,企圖借此金蟬脫殼,擾亂和阻礙正常的執行工作。
面對阻撓,趙洪玉毫無懼色,字字千鈞,“阻礙執行、虛假報警,每一項都是在加重法律后果!”她一邊固定現場證據一邊嚴正警告:“轉移財產逃避執行,已涉嫌拒不執行判決、裁定罪,要面臨刑事處罰!”
在拘留決定書面前,某健身房負責人的多種戲碼戛然而止,臉色煞白地承認了轉移財產的事實,執行干警依法對某健身房及相關責任人采取了一系列強制執行措施。在法律強大的威懾下,某健身房負責人認識到了自己的錯誤,將全部執行款及相應利息打入法院指定的賬戶,來到法院深刻道歉并寫下檢討書:“我應該誠信經營,遵紀守法,積極配合法院工作……”這起歷經波折的執行案件終于得以圓滿執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