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某房地產公司銷售員張某在公司不知情的情況下,私自向購房者謊稱房屋售罄,如想購買可協調已購房戶進行轉讓,但需對每套房屋加價2萬元。截至案發前有10名購房者同意加價購買房屋,簽訂購房合同后按照張某要求將加價款共計20萬元匯入其個人賬戶,張某予以非法占有。張某涉嫌合同詐騙罪還是職務侵占罪?”日前,“法治共同體·思辯筑正義”刑事辯論賽在沈陽市沈北新區人民檢察院舉行。
該場辯論賽為法律職業共同體搭建交流平臺,由來自沈北新區人民檢察院的檢察隊伍、沈陽市律師協會的辯護團隊以及遼寧大學法學院的學子戰隊,組成6支隊伍展開對決。
首場對決聚焦此罪與彼罪的交鋒。房地產銷售員張某私自加價售房獲利20萬元,控方沈北檢察一隊直指其行為構成合同詐騙罪,辯方遼大法學一隊則主張構成職務侵占罪。雙方圍繞張某是否利用職務便利、加價款的權屬問題等展開較量,自由辯論環節的“你問我答”更是將法理辨析推向高潮。
第二場為視頻案例,聚焦“正當防衛”這一熱門話題。雙方緊扣當事人行為是故意傷害還是正當防衛展開攻防。控方邏輯清晰的證據鏈構建與辯方直擊要害的質證反駁,展現了法律人對案件細節的極致挖掘。
第三場59頁卷宗的模擬法庭辯論堪稱“硬核”較量。面對罪與非罪的關鍵爭議,雙方在閱卷基礎上展開深度對抗。從證據審查、事實認定到法律適用爭議,選手們引經據典、條分縷析,遼寧大學法學院副教授范淼幫助控辯雙方梳理卷宗細節,指出辯題破題的關鍵點,并點評道:“這場辯論考驗的是雙方選手的綜合能力,體現了刑辯的精髓——不僅要懂法律,更要懂證據、懂程序。”
三場辯論落幕,18名選手的精彩表現贏得滿堂喝彩。
沈北新區人民檢察院將以此次活動為契機,持續深化檢校合作、檢律協作,讓每一次思維碰撞都成為提升司法質效的動力,讓每一份法治初心都轉化為“高質效辦好每一個案件”的實踐。
辯論賽現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