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歲的程立軍和83歲的董杰,這對老夫妻不約而同向記者“豎起大拇指”:“這里的飯香,人更好!”——在遼寧營口,曾經身披戎裝保家衛國的老兵梁成浩懷揣著一個醞釀已久的夢想,在營口市西市區啟動了“爸媽愛心公益食堂”項目,這里不僅僅是一個提供免費午餐的場所,更是一個匯聚愛心、傳遞溫暖的港灣,為那些在生活中經歷風雨的弱勢群體撐起一片愛的晴空。

享受免費午餐的老人在愛心公益食堂前為梁成浩(右)點贊
愛心起航
從一把鑰匙到一份承諾
2024年,營口市西市區委社會工作部成立以來,關愛“一老一小”的陽光也照進了梁成浩的心里。1982年出生的梁成浩,2000年入伍成為一名光榮的炮兵。2002年,他在部隊光榮地加入了中國共產黨。退伍后,他積極投身社會建設,先后從事過出租車司機、餐飲等工作,多年豐富的社會經歷磨礪了他的意志,也讓他更加深刻地體會到人間冷暖。早在三年前,梁成浩的心中就萌生了一個念頭:開辦一家愛心食堂,為那些孤寡老人、殘疾人士提供一個免費就餐的場所,卻苦于沒有合適的場地,一直未能實現。
2024年八一建軍節,梁成浩收到了一份特殊的禮物——營口市西市區漁市街道辦事處向西市區國資委申請到一間毛坯房——位于西大廟社區海瀾新苑小區東門的“遼河大街西66-2-甲10”。握著房屋的鑰匙,梁成浩的心中點燃了希望之火,他毫不猶豫地自掏腰包6萬元進行裝修,甚至通過“閑魚”等二手平臺,以最節省的方式購買桌椅。為了節省開支,他親自上陣,帶領志愿者團隊將這間毛坯房一點一點地變成了一個溫馨整潔的“家”。他親自到營口市陶瓷城“淘寶”,砍價買到4塊錢一片的瓷磚……經過數月的辛勤付出,2024年12月28日,“爸媽愛心公益食堂”終于正式營業,免費接待70歲以上老人用餐,讓弱勢群體盡享“舌尖”上的幸福晚年。
老兵本色
從炊事班到愛心廚房
記者走進“爸媽愛心公益食堂”,干凈整潔的環境讓人眼前一亮。潔白的墻壁、整齊的桌椅、熱氣騰騰的飯菜,無不散發著家的溫馨。而這一切的背后,都離不開梁成浩的辛勤付出。這位曾經在炮兵部隊炊事班擔任副班長的老兵,將自己的一身廚藝毫無保留地奉獻給了愛心食堂。
每天清晨,當第一縷陽光灑進廚房,梁成浩和志愿者們就開始了一天忙碌的工作。他們精心挑選新鮮的食材,認真清洗、切配,每一個環節都一絲不茍。他們深知,這些飯菜不僅僅是為了填飽肚子,更是為了傳遞一份關愛和溫暖。營口市西市區委社會工作部的志愿者也加入愛心公益食堂“幫廚”,大家熱忱地為老人們盛飯、添菜,陪老人們聊天,傾聽他們的心聲。“老人們牙口不好,菜要切得細一點;這個老人有糖尿病,飯菜要少放糖;那個老人喜歡吃軟一點的米飯……”梁成浩一邊忙碌著,一邊向志愿者們叮囑著。他根據老人們的口味和身體狀況,精心搭配每一頓飯菜,確保老人們能夠吃得健康、吃得開心。
家的溫暖
從一餐飯到一份愛
沒有交易、沒有經濟利益的這間互助食堂,只接待低保戶、殘疾人、70歲以上老年人。得親口嘗一嘗記者才有發言權,“味道,非常棒!”記者與老人們共進午餐,其樂融融。
梁成浩告訴記者:“周一至周六,11點30分至11點50分開飯,早上9點半就來報到了,老人們把這當家了!一邊聊天,一邊打牌,靜等中午開飯,老開心啦!”在老人眼中,梁成浩不僅是一位優秀的“大廚”,更是一位充滿愛心的組織者。
“有人不理解我,說我想當網紅,說我有私心,我啥也不圖,就圖個安心!”五一國際勞動節,梁成浩依然堅守在食堂,“能讓更多的老人們吃上一口熱乎飯,我就覺得值了!”
微 評
“一餐飯的力量”是微小的,但也是巨大的。愛心公益食堂不僅溫暖了老人們的胃,更溫暖了他們的心。在以梁成浩為代表的“干一行、愛一行、專一行、精一行”愛心志愿者們的努力下,期待他們為更多的老人送去溫暖和關懷,讓愛的陽光照亮每一個角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