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簡介:
程鑫,1984年生人,大連海事大學國際法學碩士,海商法學博士研究生在讀,2013年到大連海事法院工作,現任大連海事法院長海法庭審判員、四級高級法官。先后多次在國家級刊物上發表文章,論文多次獲最高人民法院嘉獎。2022年被省高級人民法院評為“審判理論研究人才”。
人物白描:
方方的眼鏡,泛白的鬢角,書不離手,話無閑題。“80后”青年法官,常年往返于大連、長海、莊河海域,在各類中外糾紛案件中秋毫必察,成為同事們心中遇到疑難復雜案件最好的合議人員之一,被親切地稱呼為“程博士”。
程鑫
一件案件的鉆研與“成果轉化”
在我國唯一的海島邊境縣——長海縣大長山島上,有一位深耕細作的海事法官——程鑫。
他每天都在閱卷、開庭、會見當事人、草擬判決等程序中循環往復,同各類爭議打交道,每年都要處理上百件案件。
那么如何將每一個案件辦好、辦精?從程鑫處理的一起海上污染案件中可見一斑。
2015年,程鑫在協助庭長處理一起海上污染案件中,雙方對第三方出具的鑒定報告提出了十余項異議,既包括海洋生態、流體力學、養殖物生長等各類專業問題,也涉及海上鑒定取樣、保存、實驗等鑒定程序問題。程鑫并沒有先入為主地認為鑒定意見不可推翻,而是查閱了大量專業書籍、論文與相關資料,其提出的專業性問題令當事人及鑒定人嘆服,最終在嚴于審查、細致質證的基礎上依法裁判。由于該案件的裁判文書事實清楚、說理詳實、認證規范、裁判準確,最終被評為最高人民法院環境資源審判典型案例一等獎。
此后,程鑫并沒有機械辦案,而是進一步梳理全國同類案件裁判尺度,總結提煉海上污染鑒定報告的認證思路,在全國海事審判研討會上作專題發言,相關成果榮獲全國環境資源審判優秀調研報告三等獎,并發表于國家級中文核心期刊《河北法學》。在省法院調研海域污染案件相關情況時,程鑫在司法實踐中提煉出的各項針對性建議被予以采納。
海事法官的“涉外”考驗
作為專門法院的海事法官,工作中經常會遇到外籍當事人及一些特殊情況,這考驗著海事法官的專業能力與業務素質。
2020年,在大連市政府高度關注、由聯合工作組督辦的外籍船舶“聯太”輪棄管船員尋求司法救助系列案件中,多名外籍船員因長期漂流海上及船東棄管,身心疲憊不堪,亟須下船休整,但卻面臨涉外船舶和船員安置、遣返等一系列復雜難題。作為系列案件的承辦法官,程鑫主動擔當,積極協調港口、檢疫、外事、船代公司等相關企事業單位,在遵守海關、邊檢規范的前提下,不懈努力,逐項攻克難關,成功完成棄管船員同船舶管理公司的交接,順利安排船員下船安置。船舶依法拍賣后,程鑫組織船員、船舶管理公司、油料供給公司、物資供給公司、船舶公估公司、船舶代理公司等眾多方面參加債權人會議,夜以繼日協調,最終促使各方代表和平簽署分配方案,中外籍船員均順利拿到工資。
這起案件的化解為船舶棄管狀態下高效處理類似問題積累了寶貴經驗,得到中外當事人的一致認可和贊譽。在美國杜蘭大學同大連海事大學合辦的有關海員權益保護國際研討會議中,程鑫以上述案件的處理為背景作英文發言,向中外專家介紹了海員權益保護的中國經驗。
投身海島苦練“內功”
程鑫自2013年入職后即被派至錦州法庭,先后在錦州法庭和院本部海商庭、海事庭、長海法庭從事司法審判工作。在長海法庭工作期間,面對島嶼案件類型較為固定,但當事人居住地分散的特點,程鑫提出“投身海島、解紛前置”的辦案方式,帶領助理、書記員先后奔赴大長山島、小長山島、廣鹿島、哈仙島、格仙島、瓜皮島等多個島嶼送達、調解、巡回審判,將海事司法服務切實延伸到邊境島嶼,使得一大批案件足不出島就地解決。
工作之余,程鑫積極參加各類國內外學術會議,開拓國際視野,不斷探究理論與實務中的前沿問題,為地區營商環境建設、自貿區審判、海洋經濟的發展、海商法修訂等獻計獻策。在審判理論與實務經驗相得益彰之下,程鑫已逐漸成長為一名業務骨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