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省人民檢察院遼河分院深入學習習近平總書記“七一”重要講話精神,篤定理想信念,厚植為民情懷,傳承革命薪火。近日,遼河分院結合最高人民檢察院、省檢察院工作安排,開展“不可移動革命文物等紅色資源保護”檢察公益訴訟工作,主動作為,溝通管理單位,加固保護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遼河油田分公司的第一口探井“遼一井”。
1964年7月4日,轟鳴的鉆機喚醒了下遼河這片沉寂了億萬年的土地,第一次試鉆取得圓滿成功,這口“掘寶”之井被稱為“遼一井”。今年3月份,省文物局發布了《遼寧省不可移動革命文物名錄(第一批)》,“遼一井”名列其中。
“作為遼河油田打出的第一口探井,‘遼一井’的開啟既有歷史意義,又有革命意義,自此遼河平原的石油寶藏大門被打開了。因此,保護‘遼一井’成為遼河檢察部門公益訴訟工作的重中之重。”遼河分院第三檢察部副主任張建告訴記者,結合最高檢下發的《關于結合黨史教育切實做好革命文物等紅色資源保護檢察公益訴訟工作的通知》,遼河分院聯系了文物主管單位遼河油田宣傳部和具體管理單位興隆臺采油廠,實際走訪了“遼一井”,并研究落實加固保護“遼一井”的工作。
張建帶領工作人員第一時間研究了《文物保護法》和《文物保護法實施條例》的相關規定,并核查了“遼一井”保護范圍建設控制地帶的建設情況,對文物標志說明、記錄檔案等文物保護情況一一登記建檔,并重點對文物周邊是否存在生產、儲存易燃易爆、放射性、腐蝕性危險品,是否存在排放污染物、傾倒焚燒垃圾,開荒挖掘取土,文物被破壞、損壞等情況作了詳細調查。
“‘遼一井’的加固施工工程預計9月末結束,遼河檢察機關也將對轄區內的文物做好公益保護建檔工作,持續關注不可移動革命文物保護工作。”張建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