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3日上午,記者如約來到了劉永軍的調解室。調解室外,有七八個人在等著他。
“經過調解,誰家堆放的雜物誰家自行清理干凈,你們彼此不能因為這件事再有糾紛,希望你們以后和睦相處,做到鄰里互助。”坐在兩名當事人中間,劉永軍把雙方的手牽在了一起。
從事人民調解工作16年,作為大家公認的調解能手和專家,劉永軍謙虛地用“短、平、快”3個字總結了他的調解經驗,“用好這3個字,就能合情、合理、合法地做好調解工作?!?
劉永軍(中)在做調解工作
動之以情 縮短調解距離
“蹲我家地頭一上午,我服了?!边@是舊堡村村民黃維新說過的一句話。2006年村里實行新一輪土地延包工作,由于原有歷史遺留問題比較嚴重,在工作實施過程中,各種棘手的矛盾凸顯,特別是原種植戶與新承包戶涉及前期投入問題比較嚴重,新承包戶購買原有設備投資,為此出現了“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的僵持狀態。劉永軍夜以繼日、廢寢忘食地深入田間地頭、村民炕頭,苦口婆心地做農戶工作,使不理解的得以理解,不配合的得以配合。僅一個多月,棘手的矛盾便迎刃而解,新一輪耕地發包工作得以順利完成。
2007年,鞍山市政府對舊堡地區實施全面改造,舊堡村位于拆遷改造的中心。征用土地、民房拆遷任務落在了劉永軍肩上。在做好政策宣傳的同時,劉永軍挨家挨戶了解情況,深入做好動員工作。在這過程中,劉永軍挨過罵,甚至挨過打,他都用忍耐和真情來化解。個別拆遷戶給他送煙送酒和金錢,都被他一一拒絕了,劉永軍常說一句話,“我是共產黨員,是人民的公仆,為人民服務是我終身不變的義務和職責”。他是這么說的,也是這么做的。在劉永軍身先士卒的帶動下,動遷工作得以順利進行,原先有這樣那樣矛盾的動遷戶也都實現了回遷,并且給他送來了錦旗,紛紛豎起大拇指表示認可。
曉之以理 一碗水要端平
“其實更多的矛盾糾紛只是鄰里小事,卻牽扯到各家各戶的具體利益,所以調解時,村民不僅看你怎么說,還要看你怎么做,是否‘一碗水端平’?!眲⒂儡姼嬖V記者,“社會的和諧,需要人民調解的公平正義?!?
2018年,農戶張某籌備養殖觀賞魚需要重設自來水管線,施工過程中需要從李某等4家耕地中挖掘埋設管道,張某同李某等4家進行補償協商。由于李某等4家提出不合理的補償要求,使張某無法及時施工,張某在萬般無奈下找到了劉永軍。劉永軍立刻到現場進行實地考察,并把5家人召集到一起,公平、公正、公開地進行洽談協商,最終在確保各方利益的前提下調解成功。事后張某給劉永軍送來兩條煙和1000元錢表示答謝,被他婉言謝絕了。
劉永軍熱衷于人民調解事業,恪盡職守,堅持原則,嚴格遵守調解工作紀律。16年間,當事人數十次送禮和宴請都被他婉言拒絕,他始終踐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
授之以法 加快解紛速度
常言道:沒有打不開的結,沒有解不了的怨。劉永軍既重視“情”與“理”的運用,還注重“德”與“法”的銜接,推動基層治理向法治化、制度化發展,激發情感、法律、公平的多重“正能量”。
為積極主動踐行和發展“楓橋經驗”,實現矛盾不上交,劉永軍在調解工作中始終堅持以案釋法,對當事人宣傳相關的法律法規,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同時,他還注重研究新形勢下矛盾糾紛特點和規律,總結工作經驗和做法,對人民調解員定期進行培訓。
自從成立人民調解室以來,劉永軍制定實行“一般糾紛及時調解,易激化糾紛穩妥調解,疑難糾紛聯動調解,突發糾紛果斷調解”制度,快速、有效地定分止爭。16年來,他憑著對村民的滿腔熱血和一顆赤子之心成功調解各類矛盾糾紛千余起,糾紛調解成功率達到99%,協議履行率100%,有力地維護了一方平安,為全體村民營造了和諧穩定的生活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