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消防官兵,你能想到的是什么?濃煙烈火中最美的逆行,激浪洪流中堅強的守候,地震廢墟中執著的搜救……消防官兵無論刮風下雨、白天黑夜,始終都在時刻待命,為保護人民群眾生命財產、企事業單位的消防安全而隨時出動,不顧一切,用堅守和付出去換取千家萬戶的平安和幸福。
與此同時,走訪聯系近千家企業、創建優質服務窗口、構建十分鐘消防便民服務圈……這些,也是我省消防官兵每天都要做的事兒,各地消防官兵用自己的實際行動,暢通服務我省經濟建設的“最后一公里”,真正把優質的服務送到企業、老百姓身邊。
沈陽消防
走訪聯系企業761家
沈陽工業博物館雖為區政府直屬項目,但無消防驗收手續,沈陽市公安消防支隊鐵西大隊積極與沈陽市公安消防支隊驗收科進行溝通,協調項目驗收事宜,得到了工業博物館相關領導的一致認可。

據統計,自6月1日以來,沈陽市公安消防支隊共走訪聯系企業761家,召開各類企業代表座談會80次,征求意見建議237件,意見建議整改反饋222項,出臺支隊級服務舉措10條,消除安全隱患1969項。辦理建設工程消防驗收與營業前安全檢查并聯審批49件;為重點工程項目消防審批提供服務22次,為企業提供一次性消防申報服務44次,縮短時限辦理消防審批重點工程項目及民生工程15個,共辦理消防設計審核、建設工程竣工驗收、公眾聚集場所營業前消防安全檢查項目79個,提前告知43個建設工程按照規定無需辦理備案。
抓載體促進多面宣傳
沈陽支隊圍繞進企業、保穩定、促發展出臺了《沈陽市應對社會經濟下行壓力全力服務地方經濟發展十項規定》,全面落實取消部分審批項目、取消部分審批要件、合并審批程序、簡化申報材料、實行“綠色通道”服務、縮短審批時限、實行“審批預約”服務、實行“提前介入”服務、實行“首錯不罰,慎用拘留和查封”、實行“廉政監督,實時反饋”、實行“萬名民警走基層”等工作舉措,多種渠道為企業服務創新舉措,強化內部培訓提升執法人員素質。
抓時機實現服務管理并進
沈陽支隊與執法執勤同步進企業、送服務。抓住服務經濟建設進企業時機,實現排查隱患和服務經濟并舉。對全市6503家消防重點單位,全部落實“六加一”防控措施,簽訂消防安全責任書。
同時,分層次明確重點開展走訪活動,積極回應企業需求開展免費培訓,有針對性地加強企事業單位消防安全管理,提高消防技能和應對突發事件的能力。
抓成效力求為民務實
沈陽支隊建立消防監督執法工作回執回訪制度。支隊紀委牽頭,采取實地走訪、電話回訪、發放《消防監督執法回執單》等形式開展執法回執回訪,對消防行政許可、消防行政處罰、火災原因調查、消防行政強制措施等全部消防監督執法工作進行全過程監督,全領域管控,主動接受社會各界監督,廣泛征求社會群眾意見,認真傾聽人民群眾呼聲。
錦州消防
創建優質服務窗口 打造高效服務環境
錦州市公安消防支隊把加強消防窗口建設作為扎實推進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轉變工作作風和推進管理創新的重大舉措,在全市范圍內召開消防服務窗口建設工作會議,全方位統籌推進窗口建設工作良好開展,取得了一定的工作成果。

突出消防便民服務工作擺位
錦州支隊以改善辦事環境、提高行政效能、提升人員素質為目標,采取走訪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約談企業法人代表、行風評議員,回訪消防辦事人員的方式,廣泛征求意見。通過窗口建設,帶動整體便民服務工作深入開展,將“人民在我心中,我讓人民滿意”的消防服務理念落實在行動上。
提升消防服務窗口建設標準
錦州支隊從軟硬件兩方面入手,進一步改善窗口服務環境,規范服務行為,提高服務質量。將消防辦事大廳分成窗口服務區和群眾等候區兩個部分,整體色調和裝修風格均以溫馨舒適為主,除增加了辦事窗口數量和必要的辦公設備外,還專門為群眾準備了休息桌椅、飲水設施、報刊雜志和便民箱。
提高消防服務窗口行政效能
為提高消防執法的辦事效率和服務質量,錦州支隊制定了一系列的便民舉措,將消防窗口打造為便民利民、密切聯系群眾的橋梁。對群眾辦理的有關事項,制作辦事指南提示單。堅持做到“三個一”,即答復咨詢時一次性說清,表格發放時一次性給清,審查材料時一次性寫清,使群眾辦理業務快捷明了。考慮到社會弱勢群體等優撫對象在上班時間不便辦理業務的特殊情況,實行延時服務和預約服務,窗口值班人員周六上午留專人受理申報業務,接受群眾咨詢。
朝陽消防
全面構建“十分鐘消防便民服務圈”
“十分鐘便民服務圈”是指以社區居民的居住地為圓心,以不超過十分鐘步行路程為半徑,設置便民服務機構、服務網點或服務項目,著力解決居民生活存在的實際問題。

朝陽市公安消防支隊將構建消防便民服務圈工作與“網格化”管理工作有機結合在一起,初步達成了“提出需求有人回應,遇到困難有人幫助”的根本目標,有效提升了民眾消防安全意識。
十分鐘反饋消防安全隱患
街道通過構建信息管理平臺,將消防便民服務與網格化管理納入綜治管理平臺之中,借助平臺信息系統,可以詳細地掌握街道各個社區的基礎信息。居民如果發現社區內存在火災隱患,可以通過互聯網將隱患上傳至平臺,也可以通知網格管理員通過手機終端將隱患上傳,同時,社區保安、義務巡邏隊、保消巡邏隊均可通過手機終端第一時間將隱患上傳,街道工作人員收到信息后會及時與公安、消防等相關部門溝通處置火災隱患,確保了十分鐘內火災隱患有效反饋,有效清除了社區動態火災隱患,保障了社區消防安全。
十分鐘組織初起火災撲救
街道成立了38支巡消機動隊,社區成立了77支保消巡邏隊,由街道綜治辦主任負責,社區警務中隊長協助,網格員、民警、協警等為成員,統一由消防辦指揮。政府為巡消隊配備了電動巡邏車、消防手套、滅火器、防毒面罩等常用消防器材,以確保日常巡邏時對發現的火情及時進行前期處置并維護火場秩序。
十分鐘解答消防疑難問題
市局在全市77個社區警務室內設置了消防咨詢點,由社區民警免費為居民講解消防法律法規,解答消防疑難問題。年初以來,支隊先后組織社區民警開展消防安全培訓12期,培訓民警1100余人次,大幅提升了民警消防業務能力,同時支隊印制了消防申報審批程序宣傳頁、《消防法》單行本、《遼寧省消防安全條例》單行本、《家庭消防安全知識手冊》等多樣式的消防宣傳材料,放置于社區警務室,免費為上門咨詢的居民發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