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宇
“都說一首歌能唱紅一座城,我們的‘品牌’能帶旺一個村。”提起康平縣張強鎮東一棵樹村,來自沈陽市司法局的駐村第一書記王宇滔滔不絕。“‘東一’品牌都是自家生產的農產品,無公害純綠色。”在東一棵樹村村部,王宇拿著印有“東一”商標的小米、雞蛋、玉米面向記者介紹著,自己當起了代言人。
東一棵樹村位于康平縣西北部。農民收入主要依靠種植、養殖和到外務工。種植以玉米、寒富蘋果、辣椒、地瓜為主,養殖業主要有牛、羊、雞等。隨著市場經濟的進一步發展,養殖業成為主導,有條件的村民都開始養殖牛、羊、雞等,且收益較好。
王宇今年年初第一次進村,從繁華的城區出發驅車近200公里終于來到這個小村莊。眼前的景象有點出乎他的想象:村里以留守老人和婦女為主,家家劈柴燒炕,廁所是旱廁,夜里漆黑一片,晚上用秋褲包著頭才能睡著覺。
王宇是第一次接觸農村工作,既不認識地里莊稼,也不清楚鄉規民約,更不了解村里的家長里短。“村里的狗把我當生人,攆得我滿村跑。”王宇笑著說。但他沒有知難而退,為了更快地融入,他走家串戶,一邊口袋里裝著煙,一邊口袋里裝著饅頭片,遇見了老鄉就遞根煙,拉拉家常摸摸情況;看見了狗就趕忙丟饅頭片,以防再被追著跑。慢慢的,鄉親們和這個小伙子也熟絡了起來,還常常拉著他到家里吃飯。
“我來當第一書記,就是要帶鄉親們過上好日子。”王宇清楚地知道,除了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精準幫扶也是重中之重。東一棵樹村沒有規模化產業,于是他帶領村兩委班子做了分析。王宇告訴記者:“在駐村工作的20多天里,我發現村民家散養雞較多,而且每到產蛋季節,家家除了自己食用的雞蛋外,會剩余不少雞蛋銷售不出去。我果斷聯系包裝廠家、商標印刷廠家,同時與村兩委協商以高于市場價的價格收購村民手中的雞蛋。”
“有自己的品牌和特色非常重要,于是我以村名創建了無公害的土特產品品牌‘東一’,目前已推出了‘東一’情懷雞蛋、‘東一’玉米面等產品,經電商平臺推廣,已銷售‘東一’情懷雞蛋260余箱、‘東一’玉米面100余袋。”王宇對記者說。
為了讓外界更好地了解東一棵樹村,做到資源共享、互通有無,王宇建立了“東一棵樹村發展平臺”微信公眾號,用于征集和發布本村發展規劃、展示鄉土民情等。目前,“鄉里鄉親”“來客”兩個板塊正在建設運行中。
王宇告訴記者,下一步將探索擴大東一棵樹村土雞的養殖規模,打造致富創業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