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年初,省委政法委開展“三大專項行動”,其中“忠誠、干凈、擔當”主題實踐活動在各級政法部門反響熱烈,涌現出一大批典型人物,成為廣大政法人的學習榜樣。可以說,沒有他們在平凡崗位上的奉獻,就沒有一年來政法系統取得的各項成績。他們用忠誠、干凈、擔當詮釋了政法人的情懷,挺起了“平安遼寧”“法治遼寧”的脊梁。
堅守公訴“生命線”的女檢察官
記大連市人民檢察院檢察官周一凡
周一凡,大連市人民檢察院公訴一處檢察員,從事公訴工作近10年來,辦理了各類刑事案件450余件,其中大要案達90余件。先后榮獲全國優秀公訴人、遼寧省十佳女檢察官、遼寧省三八紅旗手、遼寧省優秀公訴人、大連市五一特等獎章、大連市五一巾幗獎、大連市檢察機關首屆“十大檢察業務能手”等榮譽。
法庭上的淡定,離不開法庭后的苦練。很多大案要案往往包含著復雜的案情、錯綜的關系,每一次面對,周一凡都告誡自己要穩定狀態、沉下心思,堅持做到“三要”,即事實要細、證據要實、適用法律要準。“細、實、準”也成為周一凡在辦案中堅持的“三字經”。
2007年,由周一凡承辦的喬某、宋某貪污案件,是一起國家工作人員與非國家工作人員相勾結侵吞公款的特大案件。涉案的喬某系一國有公司的出納,宋某以給喬某算命幫助其懷孕生子為由,指使喬某侵占公款290余萬元“還愿”,而實則是供其個人使用。案發后、喬某全攬罪責,不言真相。宋某偽造證據、混淆視聽,巨額公款去向不明。
承辦案件后,針對喬某封建思想嚴重,數次改變供述,對同案犯宋某拒不指證的情況,周一凡多次對其進行耐心細致的勸說,最終打消其畏懼情緒,充分固定了相關證據。通過審閱卷宗,周一凡將宋某3年來200余頁的個人賬戶信息逐一梳理,形成了清晰的贓款流向圖。
可就在周一凡認為可以迅速將二人定罪時,形勢又發生了變化,喬某在庭審時再次翻供,將罪責獨自承擔下來。
“本來我們已經做通了喬某的思想工作,讓她供述宋某如何唆使她侵吞公款,可是出庭時,喬某看了一眼宋某就再也不敢抬頭了,我當時就知道情況有變。”周一凡告訴記者,因為喬某在讓宋某幫她算命、“送子”的過程中,一度對宋某的“神通”深信不疑,即使經過辦案人員的勸說,喬某內心還是對宋某有些敬畏。
而此案的主使者宋某,一個沒有多少文化的農村老太,靠并不高明的騙術獲得290余萬贓款,卻一直不肯承認自己的罪行,見喬某在庭上翻供,宋某又扮起了“無辜”。
面對逆轉的局勢,周一凡并沒有慌張,而是及時調整出庭策略,有針對性地進行交叉訊問,使得二人的犯罪動機以及各自在本案中的作用昭然若揭,形成了完整的證據體系。盡管宋某在庭審中仍舊抵賴、狡辯,但是氣焰不再囂張,面對公訴人的駁斥、審判長的告誡,宋某的頭越來越低。最終法院采納了全部指控意見,判處宋某無期徒刑、喬某有期徒刑十五年。
“對于公訴人來說,前有公安機關,后有法院,左有被害人,右有被告人,我們仿佛站在一個十字路口,唯有不偏不倚,才能彰顯司法的公正。”近10年的磨練,讓周一凡從一個青澀的助理檢察員成長為一名優秀的公訴人,承辦的450余起案件中沒有一起錯案,這些數字承載著一個基層檢察干警對檢察事業的熱愛,更凸顯出一名新時期優秀青年檢察官的努力和作為。
“我愿意化身一個會說話的天平”
記沈陽市中級人民法院立案二庭審判長史致鶴
作為一名女法官,她以堅持公平正義為追求,不忘初心,認真對待每一件糾紛,把“一心為民,秉公執法”體現在工作細節中,讓威嚴的法庭成為公平正義的港灣。被省委組織部推選為“人民好干部”。
有人說法官是令人羨慕的職業,可光環的背后是責任和艱辛,是常人難以忍受的嘲諷與指責。面對壓力,她用正氣代替妥協,如挺拔青松,傲然屹立;面對誘惑,她用淡定代替沖動,如高山清泉,沁人心脾;面對恐嚇,她用凜然代替怯弱,如正義之劍,浩氣長存。
2015年8月,史致鶴審理的一起民間借貸糾紛案件,被告借款80余萬元未還,開庭當天穿著一身名牌出庭,對欠款事實無任何異議,卻反復強調要么調解每月還款3000元,要么判了也拒不執行。有同事查閱到被告的刑事判決書,提醒史致鶴要當心刑滿釋放人員可能會使出各種手段,甚至原告也主動提出可以放棄其中一筆申請法院到異地銀行調查取證的借款本金及利息……史致鶴卻始終沒有放棄維護公平正義的每一個機會,她認真分析現有證據,嚴格依法定程序調查取證,并通知被告再次開庭質證,法庭上她明顯感覺到被告的目光開始變得躲閃,最終她用一份論證詳實、說理充分的裁判給以堅決回應,正義最終得到了堅實有力的維護。
有人對她說:“你們法官付出那么多,生活那么苦,圖個啥?”她總是回答:“通過我的工作,能看到一起起民事糾紛得以解決,一個個家庭過得美滿幸福,自己苦點累點又算得了什么?今生能從事法官職業,是我最大的幸福。”
史致鶴時常想起自己作為法官宣誓的那一幕,那是接受心靈的洗禮,在承接公平與正義的天平。21年的堅守,21年的奉獻,她把對法律信仰的堅定守護,化作默默耕耘的身影,用自己的行動詮釋了“堅持公正,不忘初心”的誓言。
輸送“合格產品”詮釋大忠誠
記東陵監獄干警周帥
在東陵監獄,有這樣一位年輕干警,雖然剛剛接觸監獄管教工作幾年,但是卻在他身上發生了很多感人的故事。他就是東陵監獄管教干警周帥。近日,記者來到東陵監獄尋找關于周帥的管教故事。
在東陵監獄,只要一提起周帥,很多服刑人員都有這樣的體會:“別看這干警年輕,可是對待服刑人員就像親人一樣,樸實、厚道,教育改造在潛移默化中進行,一個小舉動都會讓你感動。”除了周帥在教育改造上有方法之外,記者發現,很多服刑人員身上都有周帥送的“小物件”。
服刑人員王某今年已經年近七十,由于刑期較長,已經與家人失去了聯系。就在前不久,周帥發現,王某經常目光呆滯,經過詢問得知,原來,隨著年齡的增長,王某的視力逐漸下降,現在的眼鏡已不足以滿足視力的需求。周帥馬上心生了給王某配眼鏡的想法。可是,王某不能外出配眼鏡,如何能夠給王某配到合適的眼鏡呢?第二天,周帥帶了一張視力表來到監區,為王某測了視力,又來到眼鏡店為王某配了一副既經濟又實惠的眼鏡。“知道服刑人員想什么需求什么,這就是周警官的特別之處。”
除此之外,周帥還幫助服刑人員買日常藥品、內衣等。在采訪中,服刑人員趙某這樣評價周帥:“我們都知道,周警官的工資也不高,但是只要服刑人員有需求,他都會竭盡所能,這種實在的勁頭讓很多服刑人員感動、佩服。”
同時,在同事們的眼中,周帥做了很多“分外工作”。聽說很多新入監的服刑人員因為心理狀態原因出現上火牙疼的狀況,周帥積極聯系監獄附近的社區醫院,利用周末時間幫助服刑人員治牙。
在采訪中,周帥告訴記者,眼下,全省監獄系統都在積極踐行治本安全觀和“四個始終”理念。“對于咱們基層監獄警察來說,教育改造就是向社會積極輸送‘合格產品’。”
在周帥看來,讓服刑人員轉變為“合格產品”,這種教育改造過程是相互的。“首先我們需要一顆真心,這樣才能換來服刑人員的真心改造。”為了能夠讓服刑人員感受到像家一樣的溫暖。周帥積極解決服刑人員的生活條件問題。去年夏天,由于服刑人員數量增加,監區一度出現供水緊張的情況。周帥所在的監區老年、患病服刑人員較多。“當時我就告訴自己,絕對不能讓大家洗冷水澡。”于是,周帥立即向領導反映了情況,妥善安排監區服刑人員洗澡問題并制定了表格,保障服刑人員每周都能洗上一次熱水澡。
通過幾年的教育改造工作,周帥總結了很多工作經驗。其中,周帥認為最關鍵的就是讓服刑人員能夠感受到溫暖和關懷。服刑人員郭某因為長期思念父母,出現改造消極的狀況。周帥利用休息時間,來到了郭某家中,和郭某的父母進行了幾次長談,一方面介紹郭某的現狀,一方面勸說其父母多去看望兒子。就在去年母親節,周帥把郭某的父母接到了監區,一家人得以團聚。
所謂“積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備焉”。周帥作為一名監獄警察,沒有驚天動地的大事,但是他做好了每一個細節,正是這一個個細節詮釋了什么叫忠誠和擔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