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時節回望,遼寧生態環境系統涉企行政檢查及執法工作交出了一份沉甸甸的“半年答卷”——全省堅持“五個必須”,在環境質量改善上精準落子,在營商環境優化上創新破題,既見“鐵腕治污”的力度,更顯“春風護企”的溫度。
從“治污”到“治城”,從“管理”到“服務”,遼寧正以生態優先的站位、綠色發展的實踐,在守護藍天碧水間書寫“監管有效、企業有感”的生動篇章。
這成績,是“刀刃向內”自我革新結下的碩果,更是下半年“靶向發力”的戰略定力。
站在年中節點,也站在《生態環境專刊》推出一周年之際,我們推出全省規范涉企行政檢查及執法工作半年綜述與展望特別報道,記錄上半年全省生態環境系統守護綠水青山的擔當和助企紓困的溫度,也為“下一步”寫下鮮活注腳。
大連星海灣跨海大橋 大連市 王華 攝
五個必須
必須堅持執法必嚴、違法必究,杜絕形式主義
必須壓實監管責任,確保責任落實到人
必須防止以罰代管,堅決杜絕一罰了之
必須規范執法、文明執法、廉潔執法,防風險,守底線
必須公開曝光一批典型案例,打擊一個,震懾一片
藏在綠色里的“環保衛士” 沈陽市 朱漢洋 攝
上半年
法治筑基顯成效 監督賦能促規范
近日,省生態環境廳組織召開2025年規范涉企行政檢查專題推進會暨半年執法工作會。全省生態環境系統堅持“五個必須”,以規范涉企行政執法為抓手,統籌推進嚴格執法與服務型執法,在守護綠水青山的同時,為市場主體營造公平透明的營商環境,交出了一份“生態效益與經濟效益雙贏”的亮眼答卷。
2025年
規范涉企檢查方面
規范涉企行政檢查創新舉措落地見效:7月15日,新移動執法監管平臺投用,省生態環境廳成為首個實現“掃碼入企”的省直部門,截至會議召開,全省掃碼入企檢查627家次,企業評價滿意率100%,努力打造“無事不擾、無處不在”的服務型執法模式。截至2025年8月,全省生態環境系統累計出動執法人員66395人次,累計幫扶檢查企業31529家次,解決一般環境問題6836個,查處環境違法行為1324個,免于行政處罰142件,綜合免罰金額1791萬元,發布典型案例238個。
2025年
營商環境監督層面
全省構建起強有力的社會監督體系。今年共選聘第四屆營商環境社會監督員563人,隊伍結構進一步優化——其中人大代表、政協委員、民主黨派人員328人,占比58%,監督專業性與公信力持續提升。上半年,監督員深度參與生態環境執法各環節:累計參與現場執法247人次、信訪處理103人次,為執法公平性把關;參與陳述申辯或聽證6次,保障企業合法權益;參與不予行政處罰16人次,涉及案件30件,幫助企業免于處罰45.847萬元;參審重大案件117人次,涉及案件80件,累計免于處罰1264.2萬元,既守住執法底線,又為企業減負。同時,監督員收集監督建議18個,辦結率100%,開展宣傳報道57次,推動執法透明化、社會化。
2025年
改善方面環境質量
2025年1—6月,全省PM2.5濃度同比改善4%,遼陽、大連和鞍山三市改善幅度居前列;全省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例同比改善3.6個百分點,丹東、沈陽等地空氣質量顯著優化。這一成績的背后,是全省生態環境系統對涉氣、涉水、固廢等重點領域的精準監管:涉氣領域以氮氧化物和VOCs(揮發性有機物)協同減排為核心,依托“線上+線下”聯動模式排查問題;涉水領域聚焦入海河流總氮治理與規模畜禽養殖監管,嚴防“表面整改”;固廢領域緊盯廢礦物油、危險廢物等重點品類,切斷非法轉移處置鏈條。
白鷺與牛 鞍山市 李旭東 攝
葦蕩鶴影 盤錦市 谷瑞 攝
海洋精靈 大連市 張奉祥 攝
下半年
靶向發力 護航綠色發展
從“刀刃向內”的規范執法到“助企紓困”的服務創新,遼寧省正以實際行動踐行習近平總書記“以高效能治理促進高質量發展”的指示精神。在這片沃土上,生態優先與綠色發展同頻共振,一幅天更藍、水更清、企業更有活力的美麗畫卷正徐徐展開。
聚焦機動車排放監管,筑牢移動污染防線
全面貫徹生態環境部等九部門聯合印發《關于進一步優化機動車環境監管的意見》,指導幫扶違法違規檢驗機構整改到位,持續提升檢驗質量和管理水平。嚴格落實《關于機動車排放檢驗機構偽造排放檢驗結果或出具虛假排放檢驗報告情節嚴重判定標準的意見》,升級監管平臺,堅決杜絕檢驗機構“帶病”違規開展檢測業務。深化重型車合規達標治理,圍繞用車大戶、物流園區等NOx(氮氧化物)高值區,強化監督管理,對問題車輛開展延伸溯源,倒查相關檢驗機構。
聚焦秸稈焚燒管控,守住藍天保衛底線
提前部署預防工作,強化底線思維,堅決防止大面積焚燒、中度及以上污染天氣期間焚燒秸稈行為。嚴禁“一刀切”“層層加碼”等形式主義,通過早提醒、早介入平衡生態保護與農業生產,守護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例提升成果。
聚焦“三口”達標監管,保障碧水生態安全
以入海河流總氮治理為重點,緊盯“三口”監管。持續開展畜禽養殖污染防治工作,嚴防“表面整改”和“短期見效”。以《遼寧省海水養殖尾水排放標準》的施行為契機,推進海水養殖尾水排放監管,重點監管工廠化養殖尾水,對超標排放等違法行為依法依規予以查處。
聚焦小園區環境監管,破解分散污染難題
要堅決壓實小園區內企業在污染防治、達標排放、自行監測、信息公開等方面的主體責任,督促指導提升環境管理水平。強化日常監管和執法震懾,進一步明確園區管理機構對集中式環保設施的建設和監管責任,確保其穩定達標排放。充分運用科技手段,開展“入園不入企”的非接觸式監管執法,持續提升監管執法的精準度和有效性。
聚焦入企檢查規范,護航企業健康發展
在鞏固上半年成效基礎上,以“減負不減壓,松綁不松效”為原則,將嚴格執法與營商環境優化深度融合,通過“五個嚴禁、八個不得”強化執法剛性,以“掃碼入企”“經濟影響評估”等創新舉措減輕企業負擔,真正實現“監管有效、企業有感”。
柴河水庫 鐵嶺市 顧曉林 攝
白鷺齊飛 李旭東 攝
群鳥遷徙 李旭東 攝
綠色家園 營口市 張佩義 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