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之美 環境質量持續提升
● 遼寧“好天兒”更多了。2024年,我省環境空氣質量持續改善,14個地級市平均優良天數324天,環境空氣6項污染物年均濃度首次全部達到國家二級標準。
● 遼寧的水也更清了。2024年,我省150個國考斷面中優良水質斷面135個,占比90%,同比上升4.7個百分點,遠超國家78.7%的考核目標。
2025年是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重要理念二十周年,今年六五世界環境日的主題“美麗中國我先行”,為全省生態文明建設注入了新的行動力。
山海有情,天遼地寧。遼寧憑借獨特的自然稟賦和堅實的生態基礎,正在綠色發展的道路上穩步前行,為美麗中國建設貢獻遼寧力量。
遼寧地處東北亞生態屏障帶,擁有豐富的自然資源和多樣的生態系統。遼河流域滋養著廣袤的平原,東部山區森林覆蓋率高,沿海濕地是眾多候鳥的棲息地,海洋資源為漁業和生態調節提供支撐。近年來,全省生態環境系統深入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推動生態環境持續改善提升。
在生態保護方面,遼東山區的森林資源得到嚴格保護,水土保持能力顯著增強;遼河、渾河等流域實施生態補水與濕地保護,生物多樣性明顯改善;大連金石灘、盤錦紅海灘等生態旅游勝地,既展示了自然之美,也帶動了綠色發展。
針對群眾反映強烈、影響較大的生態環境問題,全省生態環境執法系統統籌經濟社會發展和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堅持以人民為中心,聚焦環境質量改善,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情懷和擔當,解決一批“環境之痛”。
2024年,全省環境空氣質量提前一年達到“十四五”改善目標。全省優良天數比例88.7%,同比改善4.4個百分點,PM2.5濃度31.4微克/立方米,同比改善3.1%,重污染天數比例0.5%,分別優于“十四五”考核指標0.4、2.6、0.2個百分點,首次實現14個城市6項主要污染物年均濃度全部達到國家二級標準。150個國考斷面中優良水質斷面135個,占比90%,同比上升4.7個百分點,遠超國家78.7%的考核目標;無劣V類水質斷面,同比持平。
2025年,全省生態環境系統將強力打造“三個一工程”,即上下聯動“一盤棋”、靶向發力“一股勁”、整體推進“一體化”,確保執法行動與宏觀政策相協調、與經濟社會發展形勢相適應,以推動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為目標,以大氣監督幫扶、第三方環保服務機構弄虛作假專項整治、“兩打”等專項執法為重點,以執法大練兵為抓手,以數智賦能為支撐,為推動美麗遼寧建設提供有力執法保障。
美麗中國,遼寧先行。站在新的發展起點,全省生態環境系統正以更積極的姿態推進生態文明建設,這片土地上的綠色實踐,將繼續繪出一幅幅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麗畫卷。
美美與共 主題活動精彩紛呈
6月5日上午,錦州市生態環境局舉行六五環境日宣傳活動啟動儀式暨“低碳騎跡·綠色同行”千人騎行活動。
6月5日上午,營口市生態環境局帶領營口理工學院學生、環保志愿者走進環保設施開放單位,通過參觀、體驗、實踐,了解垃圾焚燒作業流程,滿足公眾的知情權、參與權、監督權。
葫蘆島市生態環境局組織葫蘆島市委黨校第十八期非黨中青班的學員,走進葫蘆島市某環保有限公司,近距離了解企業環保工作運行機制。
行動之美 共同繪就美麗畫卷
連日來,全省各地生態環境系統組織開展了“美麗中國我先行”六五環境日系列活動,活動通過沉浸式體驗與科普教育相結合的方式,引導公眾參與生態環境保護。
6月5日,由沈陽市生態環境局主辦的2025年六五環境日沈陽市主場活動舉行。活動發布了沈陽市2025年六五環境日主題宣傳片《沈水奔騰——細河》,并為沈陽市“美麗中國講解員”頒發聘書。沈陽市生態環境局、省生態環境廳執法局主要負責人及市民、學生、志愿者代表參加活動。
美麗中國宣傳周期間,沈陽市生態環境局還開展了守護綠色河岸、生態環保大講堂、環保設施向公眾開放、環保志愿服務展示交流、新聞媒體紀念六五環境日評論員文章和關注六五環境日專題報道等多種形式的主題宣傳實踐活動,15個區、縣(市)生態環境分局也分別在各自轄區開展了六五環境日主題宣傳活動。
同日,以“美麗中國我先行”為主題的2025年六五環境日大連市主場活動在大連市新聞傳媒集團舉行,現場演繹“美麗海灣”“公眾參與”“無廢之治”“生物多樣性”四重生態樂章,奏響全面推進美麗中國建設主旋律。主場活動全程直播,11個縣(市)區同步開展主題鮮明、精彩紛呈的分會場活動,濱城上下以山海為幕、以綠意為席,共譜美麗大連新篇章。
近日,鐵嶺市生態環境局組織開展了環保設施開放系列活動,吸引了志愿者、學生等200余人熱情參與。活動當天,鐵嶺衛生職業學院的學生走進市污水處理廠,依次參觀了粗格柵、曝氣沉砂池、生物池。下午,志愿者及鐵嶺縣職專的學生們來到了鐵嶺中電環保發電有限公司。在工作人員的引導下,大家通過展板了解了垃圾處理工藝,并深入中央控制室,體驗到現代科技如何將垃圾轉化為清潔能源的過程。
此外,鞍山、撫順、本溪、丹東、錦州、營口、阜新、遼陽、朝陽、盤錦、葫蘆島等市生態環境系統也緊密圍繞主題,結合本地實際組織開展宣傳工作,充分展示新時代生態文明建設取得的突出成就以及生態環境質量的明顯變化,匯聚起全社會更多的正能量,讓生態文明理念進一步深入人心。
沈陽活動現場
大連活動現場
學生參觀鐵嶺市污水處理廠
協同之美 綠色未來共同創造
在這片熱土上,每一座城市都是美麗中國建設的參與者、推動者,更是綠色未來的共同締造者。近年來,全省生態環境系統勠力同心、篤行不怠,讓美麗中國先行示范之花,在遼沈大地競相開放。今天,我們特邀沈陽、大連生態環境局相關領導分享綠色發展的實踐與智慧,探討美麗中國建設的新路徑。
法治賦能治理
——專訪沈陽市生態環境局黨組成員、執法隊黨委書記王永峰
遼寧法治報:沈陽市生態環境保護綜合行政執法隊在執法方面為沈陽打贏打好2025年大氣、水、土壤三大攻堅戰提供了哪些執法保障?
王永峰:沈陽市生態環境保護綜合行政執法隊強化黨建引領,創新打造“黨建紅 執法藍 生態綠”特色品牌,聚焦我局“創爭瞄”工作任務,引領廣大黨員干部在推動新時代全面振興取得新突破上勇于爭先。持續加強環境監管,自2024年起組織開展全國機動車排放檢驗領域第三方機構專項整治行動,篩查數據線索10萬余條,依法立案查處違法案件70起,罰款金額1093.25萬元,沒收違法所得187.855萬余元。
遼寧法治報:在規范執法行為、平衡執法效率與企業合規發展的關系上,具體采取了哪些創新性機制?
王永峰:我們創新建立了“1+2+N”執法規范性工作體系,采取15項約束性機制,全面規范涉企行政檢查,以高標準規范執法助推高質量營商環境建設。同時依托“互聯網+”平臺開展跨部門聯合執法,實現“進一次門,查多件事”。
所有行政檢查均應用執法系統實施,并通過系統自動形成執法案卷,以便后續查詢和監督。我們將通過正面清單、包容免罰、惠企幫扶等方式,持續開展精準有效、形式多樣的執法幫扶行動,切實優化執法領域營商環境建設。
此外,所有行政檢查均應用執法系統實施,并通過系統自動形成執法案卷,以便后續查詢和監督。對于執法人員,還建立了相應的信息數據庫,可自動對執法人員的資格進行審核,不具備執法資格的人員不得開展執法檢查;制定行政執法人員廉政風險防控辦法,采取“自查+稽查”相結合的模式,嚴防執法領域25種禁止行為;創新開展二維碼反饋監督,所有入企檢查完成后必須向企業現場負責人出示評價二維碼,對于執法不規范、亂作為等情況按照相關規定予以處理。
在平衡執法效率與企業合規發展的關系中,我們將通過正面清單、包容免罰、惠企幫扶等方式,持續開展精準有效、形式多樣的執法幫扶行動,切實優化執法領域營商環境建設。
遼寧法治報:沈陽市生態環境局是如何切實解決群眾身邊的環境問題,提升廣大市民的生態環境滿意度的?
王永峰:今年以來,我局在“1+6+N”群眾訴求閉環工作機制基礎上,持續抓好四項措施,著力推動訴求辦理效能提升。一是強化目標推進。圍繞能有效推進訴求辦理效能提升的“滿意率”“單件評星”等重點指標開展工作,對全市及15個分局設定提出了具體工作目標。截至目前,推動化解群眾身邊環境問題207件次,滿意率93.76%。二是抓好分析研判。建立“日分析、周研判、月通報”機制,對重復投訴信件進行統計提示。三是聚焦熱點問題。利用數字賦能完成平臺數字化建設提升,新增“信訪指揮調度”模塊,實時分析投訴情況。截至目前,累計辦理各類輿情渠道訴求35件,辦結率100%。四是抓好多元化解。邀請監督員參與信訪化解,發揮領導包案及以案為例的引領作用,有效解決了多個擾民問題。
智繪生態藍圖
——專訪大連市生態環境局黨組成員、執法隊黨委書記董宇
遼寧法治報:請問,大連市如何通過“精準執法+科技賦能”雙輪驅動,實現從“運動式治理”向“常態化監管”的轉變?
董宇:大連市生態環境局強化科技賦能、精準執法,探索構建集“遠程感知、信息集成、智能研判”于一體的智慧執法體系,助力生態環境執法提質增效。一是加強智慧化平臺建設,升級打造“大連市生態環境智慧執法系統”。二是拓寬非現場監管渠道,推行“精準監測—全過程管控—動態數據采集—自動偵測取證—平臺智能報警及分析—決策分配及應用”閉環管理模式,精準鎖定排污異常企業。三是構建環境執法數據庫,推進DeepSeek本地化部署工作,進一步豐富自動監控領域違法違規AI模型。四是加強執法新裝備配備應用,先后采購紅外熱成像儀等216臺高科技裝備,彌補了以往單靠人力監管的不足。
遼寧法治報:大連市已建成“無廢港口”“無廢景區”等578個“無廢細胞”,37項“無廢城市”指標提前達標。請問,大連市如何通過“源頭減量+資源化利用+末端治理”全鏈條閉環,破解工業固廢、生活垃圾處理難題?
董宇:在工業固體廢物方面嚴把“兩高”項目準入關口,重點控制以煤炭為主的化石能源消費。推進粉煤灰、爐渣等大宗工業固廢在建筑材料制備、道路工程、新機場建設等工程領域規模化利用,推動粉煤灰、爐渣用于回填修復礦山采礦試點,著力解決制約企業發展的固廢去向問題。在生活垃圾處理方面,全市建成87個“無廢小區”,生活垃圾焚燒能力達到6600噸/日,已實現原生生活垃圾“零填埋”。在五個行政區建成189個“兩網融合”垃圾分類服務站,構建再生資源回收全流程產業鏈條。
遼寧法治報:大連市印發《全面推進美麗大連建設的實施方案》,請介紹生態環境執法領域助力美麗大連建設的重點舉措。
董宇:大連市通過科技賦能與制度創新,構建起“智慧監管+源頭防控+全民參與”的現代環境治理體系,為打造生態宜居城市提供示范樣本。同時,大連市生態環境局持續規范執法檢查,2024年,實施“臭氧百日攻堅”和機動車排放領域專項執法,開展魚粉行業專項整治,開展重點河流域專項執法檢查和畜禽養殖污染防治監管執法,持續優化執法領域營商環境,為企業提供更加廣闊的發展空間。
今年,我局組織推動《2025年美麗大連建設推進計劃措施》重點任務落實,堅持精準治污、科學治污、依法治污,持續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進一步推動美麗大連建設取得扎實成效。一是嚴格規范涉企行政檢查,率先制定規范生態環境涉企檢查“十項舉措”,進一步強化事前抓源頭、事中強監督、事后嚴審慎,重塑執法流程。二是邀請全民廣泛參與,面向社會公開選聘70名社會監督員,不斷深化生態環保執法領域政企溝通機制,讓更多的市場主體更具獲得感。三是深度化解群眾訴求,推動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不斷提升人民群眾對生態環境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